20多家中外乐团论道长沙-新华网
新华网 > 新闻 > 正文
2023 11/06 18:51:41
来源:长沙晚报

20多家中外乐团论道长沙

字体:

  长沙晚报11月3日讯(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胡兆红)“交响乐是世界性语言”“新媒体技术给交响乐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”……1日,2023中外城市交响乐团“长沙峰会”拉开帷幕;2日,20多家中外乐团的嘉宾继续就文旅融合演出、“厅团合一”探索、人才建设、打造乐迷体系、拥抱新科技等议题进行了分享,共同探讨交响乐未来的发展道路。

 拥抱新科技 让交响乐“潮”起来

  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强斌以“声立方·超感官空间——从听觉出发的非典型跨媒介艺术展演”《声·合》《line·9》等作品为例,讲述了如何将当代艺术、人机交互系统、穿戴设备等新元素融合到音乐创作中,开拓新的演出方式。他还展望了AI技术、多媒体技术未来可能对音乐创作带来的影响,他认为,AI技术的引入以后可能实现管弦乐队声音识别、声音复制、生成乐谱等功能,对出版方式与演出方式带来变化。

  人工智能AI有没有可能替代现场演绎?宁波交响乐团团长童铭对此持保留态度:“我们刚刚进行了‘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’原创交响乐作品的展演,第一首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作曲的,我们觉得还是中规中矩。现代作曲家从情感、音质的厚度都超过了它。”但是与会人员都承认,应该借力数字化和高科技,促进交响乐的发展。

  新媒体技术的盛行,也让不少城市交响乐团接轨年轻人喜爱的“潮”文化。杭州爱乐乐团副团长郭向昀说:“近年来杭州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,我们趁机运营自己的新媒体账号,不间断发布演出信息、视频、宣传片,同时积极开展音乐会线上直播,为宣传乐团、宣传城市开辟了新的阵地。”

 加强人才建设 培养交响乐人群

  交响乐团是城市品质的风向标,如何倾听市民的需求、聚拢“人气”是乐团代表关心的话题。

  “人气”对内可以理解为人才建设,长沙交响乐团近年来筑巢引凤,吸引了不少交响乐人才。长沙交响乐团团长王智介绍,通过招考,乐团新进指挥1人、青年演奏员23人暨副首席3名、声乐演员5人、合唱演员5人,均来自国内外知名音乐学院;聘任作曲家谭盾为终身荣誉艺术总监和指挥,意大利著名指挥家尼古拉·朱利亚尼为乐团桂冠指挥,著名指挥家范焘担任乐团音乐总监。5年来,与乐团合作的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有100多位。

  “人气”对外可看做培养乐迷体系。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介绍,乐迷是可以培养出来的,乐团对一个城市观众的培养是持续的、长期的。“以前大家觉得演传统的作品很难,但是现在有些作品演出上座率特别高,《黄河大合唱》是每次卖票率最高的,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也卖得非常好。”

  紧跟时代步伐 根植本土文化土壤

 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,艺术是城市的灵魂。紧跟时代步伐、根植本土文化土壤进行创作,成为与会者的共识。

  创作华彩乐章,讲好城市故事。长沙交响乐团近年来将湖湘文化、湖南红色文化融入交响乐中,创作了《万里长沙》《岳麓书院》《半条红军被》等脍炙人口的乐章,用流动的音乐演绎城市精神。天津交响乐团团长董俊杰介绍了原创交响视片《长城》的例子,该作品弘扬长城精神,先后亮相天津音乐节、国家大剧院,也是根植区域文化、奏响音乐华章的典范。童铭则讲述了以宁波的东方大港为题材,创作交响套曲《港通天下》的经历。

  交响乐团是衡量城市文化水平的标尺之一,是极具世界性的艺术语言,要努力将乐团打造成城市文化名片。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认为,交响乐不是说哪个票卖得好演哪个,而是要有意识地着眼于从文化建设的高度,抓创作、抓民族音乐的发展、抓新创曲目和新创音乐会,全面提升交响乐水平。

  “希望各个院团一起携手并进,感谢长沙交响乐团提供这样一个平台,交流经验做法,互相学习、共同成长,合力推动中国交响乐的发展。”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说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左栀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