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5日,“青锋领航 红链兴乡”党建联建助农活动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张家界(慈利)站正式拉开帷幕。此次活动以优质农产品为纽带,以土家文化为底蕴,旨在深化党建引领,积极探索慈利县“校地联动、青年赋能、产业兴农”创新实践,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“精准对接”、新流量与土特产“的美好相遇”、党建红与科技兴的“同频共振”、青春梦与乡村梦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刘晓山,张家界市委常委、市委组织部部长廖国豪,慈利县委书记侯铁夫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,并为10支来自清华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26所高校的青年学子及慈利县村干部代表组成的直播PK战队授旗。
启动仪式上,侯铁夫致欢迎词。他表示,推动乡村振兴,人才是核心,创新是关键。开展此次活动,不仅要让慈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,更要培育“网红书记”和直播达人,将活动打造成为产业展示、文化传承、科技赋能、消费助农、人才对接的综合性平台,全面推动慈利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。
廖国豪指出,“青锋领航 红链兴乡”党建联建助农品牌,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“新探索”、是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、是培养锻炼青年人才的“大熔炉”,勉励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,学习新本领,用好网络“新农具”,讲好乡村振兴“新故事”。
刘晓山强调,慈利县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张家界(慈利)站举办“青锋领航 红链兴乡”党建联建助农活动,是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、更好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,也是党建引领、组织搭台,推进高校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,具有开创性意义。他希望工作站能够成为乡村振兴有力引擎,在融合赋能上展现新作为;高校学子力行知行合一,在乡土实践中绽放新芳华;张家界市县两级政府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,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新突破。
启动仪式结束后,“青锋领航 红链兴乡”慈利县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召开,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刘晓山,中国海洋大学王新越教授,清华大学乡村建设研究院科研人员杨帆博士分别作主旨演讲,并和与会人员围绕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、引才留才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,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。
据了解,此次活动还创新性地组织了100余名村干部及大学生实践团队开展培训,并精选10个村与10支高校大学生团队结对组成10支直播PK战队,每支战队由3名大学生(2名主播+1名运营策划)和3名结对村成员(村书记1人+村干部1人+农户代表1人)组成,开展直播助农PK。
接下来,活动将围绕主播特训、直播助农、视频拍摄、产品推广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。从7月27日开始,进入为期12天的助农PK环节。期间,各战队将从直播销量、传播声量、创意内容、助农价值四个维度展开激烈角逐,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,书写“青锋领航 红链兴乡”生动篇章。(谭佳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