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替代加速跑 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-新华网
新华网 > 新闻 > 正文
2025 08/19 09:28:22
来源:湖南日报

国产替代加速跑 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

字体:

  ——第33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观察

  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淼 见习记者 符硕

  精密仪器仪表被喻为现代工业体系的“神经中枢”和“工业之眼”,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科技自主与产业安全。过去,高端质谱仪、高精度传感器等设备进口依赖度超90%的困境,曾让中国制造饱受“卡脖子”之痛。

  这一局面正在改变。8月13日至15日,第33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在长沙举行,记者穿梭于展位间,感受到一股强烈的“国产替代”脉动。

  在聚光科技的展台,一台名为ProMars-6000的工业在线质谱分析仪前人头攒动。“这是我们攻坚的成果。”负责人自豪地说,它可以测量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组分的浓度,单组分分析时间小于0.5秒,检测下限达到ppb级,具有检测速度快、灵敏度高、稳定性好等特点。

  几年前,这样的高端质谱仪几乎全是“舶来品”,如今国内企业正逐步将产品嵌入钢铁、冶金等核心产线,守护着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的“生命线”。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—2030年科研仪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》,国产高端质谱仪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%已攀升至如今的15%。

  小小的测量工具,应用场景十分广泛。从工业产线的实时监测到实验室的精准分析,从环境质量的动态追踪到医疗设备的精密校准,精密测量仪器如同无处不在的“感官”,为现代生产与生活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撑。

  随着我国制造业趋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对高精度的检测仪器也提出了海量且严苛的需求,这恰恰为国产精密仪器提供了绝佳的“练兵场”和广阔的“试验田”。

  在湖南石化,曾经排长队等待人工过磅的货车场景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高效运转的“无人值守地磅系统”。司机刷卡进厂、自动称重、数据实时上传,整个过程一气呵成。“效率提升了5倍,人工成本减半。”现场工作人员说。

  “湖南雄厚的制造业基础,为国产仪器快速迭代提供了海量应用场景。”聚光科技工作人员说,公司产品在湖南已运用在钢铁冶金、石油化工等场景,参展期间,已有多名观展人员提出合作意向,如提高原材料与产品质量、提供生产线在线检测等。

  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,湖南以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,重点打造智能衡器计量产业。湖南将该产业纳入全省13条重点产业链,出台支持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建设的“省十条”政策,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子基金,全方位护航产业健康成长。1—5月,全省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35.19亿元、增长20.5%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左栀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