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29日中午,正值用电低谷时段,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宝峰街道的重卡充电站内安静而有序,司机余传加利用午休间隙,正为自己往返澧县甘溪滩镇运输水泥熟料的重型卡车补充能量。
“要想‘多赚快跑’,充电时机得讲究。”余传加现场算账:他的车充满需423度电,若在夜间高峰时段充电,电费高达587.97元;平峰时段需410.31元;但午间12点至14点谷段电价每度仅6毛,充满仅需253.8元,节省一半多。“这才是我们司机认可的‘性价比’。”他指着充电桩屏幕说道。
余传加的实惠源于湖南省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分时电价新政。湖南省发改委通知将午间12时至14时从高峰时段调整为低谷时段,旨在通过价格信号精准引导用电行为,优化电力资源配置。
政策引导下,一场“午间充电”的绿色用能变革在常德悄然兴起。国网常德供电公司配合新政,联合市发改委发出倡议,在全市超200个充电站场开展午间充电引导。数据显示,新政效应立竿见影:常德市日均充电需求超过70万千瓦时,午间充电量环比大幅增长156%,不仅显著削减晚高峰供电压力,更降低车主成本。
为让“午间充电”更普惠便民,国网常德供电公司推出系列精细化服务:“e充电”APP实时显示空闲桩位,“智能预约”功能可自动匹配最优方案;通过多渠道宣传强化认知,并加强运维确保设施高效运行;重点在办公区、商业中心等午间停车密集区增设大功率充电桩。针对公交、重卡等专用车辆,正探索“运营+充电”一体化调度,深度挖掘规模用户消纳潜力。
“我们以动态电价杠杆,引导市民形成科学经济的充电习惯。”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,这一系列举措既是对政策的主动落实,更是企业践行绿色责任的实践。如今在常德,利用午休“加电”已成为车主新日常,一度电里的精打细算,映照出企业与市民共同构建弹性智慧能源网络的合力。(蔡文龙 王奕 薛宇曦)
 
 

